第十二章(捉虫)(2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【畅读更新加载慢,有广告,章节不完整,请退出畅读后阅读!】

跟着去闹事,反而拦着,还让于晚霞找他们拿主意这件事,震惊大发了。

    今晚的烤麻雀算是感谢,鸡蛋是特别感谢。

    孙萍完全没察觉两人的小互动,她聊兴未尽,扑棱翻了个身,道:“你表哥手艺不错啊,烤的太好吃了,替我们谢谢白同志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我表哥烤的,他跟汪哥负责弄,是邱哥烤的…哦,就是长得好看,但不爱说话的那个。”

    晚上不光吃了烤麻雀,还吃了烤蚂蚱、烤螳螂,解了嘴馋。

    周嘉妮感叹,男同志体力就是好,居然还有力气去抓麻雀。

    次日中午周嘉妮在张老四家看到了那两款篮子。

    张老四吧嗒着烟袋,问道:“姑娘,是这模样不?”

    周嘉妮点头道:“就这样式的,四大爷,您手太巧了。”

    长方形那款张老四把四个角做了弧度处理,带花边镂空的那款中间加了花瓣装饰,特别精致。

    得到认可,张老四微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周嘉妮道:“四大爷,我打算多给家里寄点过去,让我妈给家里亲戚也分一分,太大件的手提筐就不要了,这两款篮子每个编……”

    她很想说一款要十个,又怕数量太大张老四起疑,或者担心落了旁人的口实,就道:“每个编五六个可以吗?再要几顶草帽。”

    村里不是头一次来知青,每来一批总得在村里搜集些啥给城里家人寄过去,张老四已经不奇怪了。

    但要这么多编织品的还是头一个,他也没多想,点点头应下来,还道:“姑娘,这样式我能不能编了来卖?每卖一件我给你五分钱,这次除了草帽,其他我不收钱。怎么样?”

    周嘉妮头一次体会到‘人不可貌相’这句话。

    上辈子她跟张老四没接触过,这辈子给她的印象就是个不善言辞的手艺人,讨价还价这些都是张大娘做主。

    没想到老大爷还有这样的格局。

    但这个单子她不敢接,一是款式不是她的原创,二是介意这个时代的特殊性。

    而且她拿走是准备去卖钱的,做的还是一本万利的买卖,更不敢再占这便宜了。

    周嘉妮摆手笑道:“四大爷您这话说大了,这样式不是我自创的。而且,跟我记忆里的那两款也不完全一样,可以说是您自己琢磨出来的,我可不敢占这个便宜。”

    她笑眯眯地道:“这样,您这回给我算便宜点咱就算平了,再有下回,您该收多少收多少。我得备着要是我妈那头分不均,写信来再让我帮她买,不还得麻烦您嘛?”

    也算是先垫个话。

    张大娘端了个碗过来,热情地招呼她:“姑娘,喝点糖水,吃个卧鸡蛋。”

    那两款篮子一编出来她看着就喜欢的不行,当时就说,这要是带着去赶集,肯定好卖。

    就是尺寸小了点,但可以加大啊,她老伴儿别的不行,就是会鼓捣这个。

    唯独就是,这样式是这位小知青的主意,总得人家点头。

    但她刚才听了一耳朵,这姑娘通透着呢。

    不过话是那么说,可要是没有这姑娘的点子,她老伴儿也琢磨不出来。

    周嘉妮看着红糖水和里头的荷包蛋,有点触动,愣愣地推拒:“谢谢大娘,这太破费了,让您小孙子吃吧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给你的,没看你一来你嫂子就钻厨房去了。”张大娘看看老伴儿,见他一脸思量,不由过去戳了他两下,道,“你也别太死心眼,往后日子长着呢。”

    张老四也明白了,他以为周嘉妮是担心那种情况,便没再拉扯,道:“行,姑娘,我张老四欠你个人情,往后在村里有个啥事要找人帮人,直接来家里。甭含糊,甭客气。”

    周嘉妮下完订单被张大娘热情的送了出来。

    白拿她过不了心理那关,最后张老四连草帽加其他的筐子,统一按三毛。

    到了供销社,她看到了印字、印花的草帽,以及重新体验到了这个时代的服务特色。

    “不要票,印花印字的一块二,加工坊出的。那边不带字的有五毛的,有三毛五的,要哪种?”

    售货员坐在柜台后头磕着瓜子,屁股都没欠一欠。

    周嘉妮扫了一圈,试探着问了句:“带花的要十顶,还能算便宜点吗?”

    售货员愣了下:“咋样要这么多,你干啥使?”

    “寄到省城,帮家里人买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家多少口人?城里不卖草帽啊?”

    周嘉妮无语地道:“大姐,您就说卖不卖吧?能不能给算便宜点?”

章节目录